猪牛羊戴上电子耳标-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本报讯(张立平)昨天从畜牧部门获悉,为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高畜产质量安全水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疫安全可追溯制度已在本市全面启动,目前全市新免疫的猪牛羊等牲畜已全部佩戴二维码新型耳标。按照农业部有关要求,从11月1日起,凡进入流通环节的牲畜都必须佩戴这种电子耳标,明年1月1日起,电子耳标佩戴率必须达到100%,覆盖全市所有存栏牲畜。
据了解,加施电子耳标是本市畜牧部门为全力推进动物产品质量跟踪制度而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此次实行的电子耳标是以原有免疫耳标为基础,为5分钱硬币大小的粉红色圆形塑料片,由15位数字组成,一畜一标,并增设了二维条形码。通过该条形码可以了解到牲畜所在养殖场名称、地点、动物免疫时间、免疫员、免疫病种等更多丰富内容,这个可以全国范围内通用的“电子身份证”记录了牲畜从生到死的所有“重大事件”,作为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参考。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可以通过耳标这个唯一性编码,追溯到牲畜所在乡镇、村、养殖场,甚至可获得畜主姓名、免疫员等一切相关信息,以便及时进行处理。目前,本市已被农业部正式确定为试点城市,在宝坻、武清、东丽、津南等区县设置电子耳标识读器,保证全程监管“有据可查”,从源头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