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关于「量子」的新闻火的不行,当然,都和物理中的量子没什么大关系。
例如今天就有新闻报道说,有人花了数十万投资了「量子接骨」,号称异地就能把骨折治疗好;还有「量子土壤改良」,表示只需要投资者提供土地航拍,确定位置,他们就能进行量子干预「隔空发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品质。
而结果自然是:
去年还有一场关于「量子针灸」的讨论,同样令人哭笑不得:
量子看完这些新闻后:
当然,现在最火的智商税话题,还是「量子波动速读」...听名字好像是学物理,但同样和物理没什么关系。
都说读书快的人一目十行,然而很多网友发现,只要加上「量子」的噱头,一目好几十页也不是问题:
只见学生们认认真真掰弯书本,然后猛然松手,让书页哗啦啦的快速翻动,像极了在书店随手一翻,又不想买的我们,而他们貌似就在这个间隙进行「阅读」...
所以....这也叫看书?看的是漫画么?
这种操作网友都看懵了,很多人觉得这多半是在扇风降温:
网友也比较担心是不是这是在比谁先感冒。
有人觉得小说情节都不敢这么写:
更多的人和下面这位网友一样,面对这些孩子的举动表示一脸迷惑:
但现实往往比戏剧更魔幻,根据网友指路,大家很快找到了一个标注着量子波动速读的宣传牌,写着相关信息:
运用HSP高感知力进行量子波动速度,大脑呈现动态影像,1-5分钟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籍,并且可以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
我不得不复述一下,就这么哗啦呼啦的翻书,1-5分钟能读完10万字,并且可以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
你可能不清楚这是什么概念,我们来根据数字打个粗略比方。
假设我们修炼这门速读技术刚毕业,也就是5分钟读完10万字,这代表着你的泡面刚刚泡好,别人已经读完了一本《鲁滨逊漂流记》,还能给你声情并茂的讲出来。
一局王者荣耀没打完,想要20投的时间都没到,别人已经读完了30万字左右的《海底两万里》。
一本三国演义大概60多万字,也就是不到一堂课的时间,你可能还没有熟练的掌握一条数学公式,而他们就读完了整本三国。
另外有趣的是,我在查阅资料时,在维基百科「速读」的词条下找到了一个叫HowardBerg人,号称世界上阅读速度最快,他表示自己每分钟阅读80页的内容,已经有点非人类了。
不过HowardBerg在演示用5分钟读完页书时,阅读时的姿势也不过是老老实实的一页一页看:
再对比一下量子波动速读,你会发现这个所谓的「世界最快」简直太弱...
量子波动速读,竟然恐怖如斯。
而这件事在沙雕之余很快在社会舆论中发酵,据新京报等媒体报道,一些物理学专家指出这种训练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文字也不会通过翻书进入大脑。
总之,从方法到结果,量子波动速读看起来都不合理,基本就是坑人的节奏。
同时,这种速读方法不仅出现在中国,印度、日本也有不少孩子在学习,他用着同样的翻书阅读方式:
甚至有高手可以蒙眼阅读:
顶级玩家可以用耳朵听:
神级体验者能够眼睛蒙上+用耳朵听:
但我有一个疑问,你都决定用耳朵听了,还蒙上眼睛干什么?单纯的炫技么?
总的来说,这个速读方式处处透露着智商税的气息,那么量子波动速读到底是起源自哪里?
一开始我以为是电影,并认为自己找到了这种读书技巧的源头:
所以我不得不怀疑,所谓的量子波动速读,灵感应该是来源自这部年的老电影霹雳五号(Johnny5)。
但事实上,小编还是想说现实往往比戏剧更魔幻,量子波动速读也叫作QuantumSpeedReading,真正的起源来自日本,创始人名叫YumikoTobitani。
上网搜了一下,这项阅读技巧还有一个官方网站,里面的相关信息简直让我大开眼界,网站对量子波动速读的功能描述,简直就和修仙没什么两样。
例如介绍中说,通过翻书可以达到量子速读模式,这一过程会将你的大脑与书本进行深层次的连接,感觉就是所谓人书合一的境界...
此时,图片和文字就会在脑中自动浮现,书中的内容能够像看电影一样在眼前展开:
接下来堪称「奇迹」的地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