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被牙齿咬到本是很常见的小事,家里的长辈们看到了经常会说“是想吃肉了吧!”可是谁能想到,浙江一男子咬破舌头后一时疏忽大意,最终竟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发展为舌癌,割掉三分之一的舌头才保住性命!
事件回顾
65岁的老郑家住浙江,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一个多月前,他在吃饭时不慎咬破了舌头的左边部位,咬得还有点狠,伤口比较深还流了血。
老郑左下排的牙齿已经有几颗缺失了,导致他的上排牙齿变得更长,左边的舌头也变得更大。这样的口腔生理结构导致他这次的伤口比一般人咬破舌头的情况更严重。而下排牙齿脱落的原因之一,就是老郑口腔卫生很不好,作为罪魁祸首的上排牙齿还有明显的牙垢牙渍。
如此糟糕的口腔环境是老郑平日忽视口腔健康的结果,不用说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这次舌头偶然被咬破也并未引起他的重视。
几天后,老郑发现舌头被咬破的位置上形成了溃疡,有些不舒服但并不是很痛,医院开了一些消炎药应付。然而,吃了十多天消炎药之后,溃疡不但没有好转的迹象,还更加恶化,越长越大,疼痛也越来越明显,让他寝食难安,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迅速垮下去了。
家人不放心,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活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左舌缘)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也就是舌癌!
医生很快为老郑安排了手术,将舌部的肿瘤切掉,并将其颈部的一块组织接在了他的舌头上,这才保住了舌头的语言功能。
“口腔溃疡”缘何变成“癌”?
本以为是普通的口腔溃疡,怎么就变成癌症了呢?
从表面上看是咬破舌头的溃疡久久不愈变成癌症,那么我们平时出现口腔溃疡是不是都要高度重视了?其实并非如此简单。
一般认为,舌癌的发病原因与长期的慢性损伤有关。比如:
长期异物刺激:牙齿残根、牙冠、锋利的牙尖或不合适的假牙等会造成口腔黏膜的损伤,产生慢性炎症或溃疡。
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嗜烟酒,或有嚼烟草或槟榔的习惯,也会造成口腔黏膜的损伤。
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忽视口腔清洁,不坚持早晚刷牙的习惯,会让口腔成为病菌大量滋生的温床,这有利于亚硝胺等致癌物的形成,诱发癌症。
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不均衡导致人体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容易导致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形成慢性溃疡,时间长了,就可能会发生癌变。
另外,还与HPV感染、免疫力情况、遗传等因素有关。
我们回头再看看老郑的情况:
40多年的饮酒史,每天都至少喝3两白酒。甚至在这次咬破舌头后都没有中断(酒精对伤口的刺激多疼啊,可见他的酒瘾有多严重)。
老郑的口腔卫生情况很糟糕,存在大量牙结石、牙垢,牙齿发*甚至发黑。
左下牙齿的缺失让上排牙齿变长,成为一定程度上的“异物”。
老郑的家族史中,她的母亲得过食道癌,这种直系亲属发生过恶性肿瘤的情况让他罹患肿瘤的概率大大增加。
对比舌癌发病原因与老郑的情况可以发现,他本就属于舌癌发病的高风险人群。无论是舌癌还是其他癌症,一般情况下都是个长期的过程。老郑的自身情况和日常习惯,已在他体内埋下了“炸弹”,可能被咬破部位之前早已形成未能察觉的肿瘤或癌前病变,这次咬破舌头只是一个导火索,又在破溃和酒精等多重的刺激下迅速进展。
因此,这个案例带给我的启示并不是让你对口腔溃疡产生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