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节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晒书客果月拾书证券之星 [复制链接]

1#
北京青春痘专科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51342/

No.10

《创世记:从细胞到文明,社会的深层起源》

(美)爱德华·威尔逊/著傅贺/译新思文化·中信出版集团年5月

六十多年的科研生涯后出产的一本小书,形销骨立、能简则简的“晚期风格”,没有什么形容词,只有一个个观点,一条条说明,一份份重复了无数遍的论据。这本书里的主要内容,威尔逊的其他书里都已经说过。

不过仍然有价值。威尔逊满肚子实学,不会没话找话或者有心无力地写作。落笔有很多值得强调的常识,比如他说到熟肉的意义:熟肉“是一种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也方便迁徙的部落携带,这促进了部落成员的聚集,有利于成员之间的社交和劳动分工”;他说到南非某部落的聊天内容:白天6%是讲故事,几乎不谈神话,晚上八成以上是讲故事,有真人真事也有虚构。

No.09

《不能与不会》

(美)莉迪亚·戴维斯/著吴永熹/译楚尘文化·中信出版集团年6月

莉迪亚·戴维斯有一次坐飞机去芝加哥,快要降落时,乘务员公告说机翼出了点故障,机舱里空气立刻紧张,莉迪亚注意到有人看窗外,有人抓紧座椅,她努力去识别乘务员的情绪,想到死后的样子,又和一个飞了几百万英里的老者聊了几句,老者说他经历过好几次紧急情况,却没有细讲。

等等此类的叙述,在我眼前一掠而过。一直读到飞机平安降落,机舱里一片欢笑,乘务员话也多了,那个老者则说起之前的一次遇险,机舱里着了火……再往下,莉迪亚写到在餐厅吃饭,觉得那个鸡蛋本来可能映出另一个人的脸,戳向它的叉子可能攥在另一个人的手里。

这篇记事是《不能与不会》一书中几十篇长短不一的文字之一,虽然这些文字彼此太不一样,有的很妙,有的很不知所谓,但这则关于坐飞机的事情很体现莉迪亚的特点:一个很职业,很自律,却不太想用标准的文学方法来从事文学创作的写作者。

No.08

《权贵:他们何以逍遥法外》

(英)欧文·琼斯/著林永亮高连甲/译麦读MyRead·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年6月

“最富有的人占有亿英镑,而成千上万的人却不得不排队等候食品救济。金融精英们把英国抛入了经济漩涡,而他们自己却中饱私囊。”琼斯说,他写这本书的缘起,是年秋天的经济危机以来,有一种“步调一致的力量,试图把人们因自己和国家遇到困境而产生的愤怒情绪从有权势的人身上转移开”。

跟现代金融、媒体、*争有关的故事大体上是无聊的,抽象,但人的情绪却很真实,那些受到伤害的人,很容易用无力感取代伤心。琼斯有着左派的正义感,以及新闻专题式的叙述模式。但对此书的印象跟读者的背景有大的关系。一个一贯持左派立场的人,可能会觉得欧文·琼斯揭示的问题和角度都不新鲜,但是局外人就不一样了。比如,关于希尔斯堡惨案究竟如何影响了年代以后的英国社会和*治,我就觉得书中相关的那一部分虽然只是平叙,也挺开眼界。

No.07

《灰色笔记》

(西班牙)约瑟·普拉/著元柳/译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年5月

风俗画一般的日记作品。新发现的这位加泰罗尼亚作家,约瑟·普拉,从语感、思维到品位都十分有趣。书内容的确是取自—年他20岁前后写下的日记,那会大陆还在打大战,加泰罗尼亚半岛似乎被遗忘了,有点冷清,普拉处在大学毕业前后,家里没钱继续供他深造,他就拿了五十元,启程前往巴塞罗那闯荡去了。

大致这些背景,是从他的日记里拼凑出来的。日记很原生态,零散,基本上没有前后情节的对应,但是妙处极多。尤其爱看其中那些两三页长篇幅的日记,两千字记录一段小对话加上自己的感想,或者讲讲自己父亲的事,讲讲邻居的事,又或者练笔写一段风景,又或者思考一下日记这种文学体裁,还几次抒发逛妓院后的沉郁心情。

普拉很喜欢读书,点评作家率性而不刻薄。他说诗人卡耐尔:“词句的高妙有时和心灵深处的本真并不搭配,好比搬起山来砸老鼠”,说巴罗哈的缺点是“论断和描写有时不痛不痒,下笔如同驴子放屁”,说巴尔扎克“小说里找不出一个精到、准确、真切的形容词”。他喜欢普鲁斯特,赞赏奥尔特加,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门尼斯的讽刺也很到位。

普拉的文字轻捷明快,但并不是那种跳跃性、需要你去自行补上被他省略掉的东西的类型,普拉并没有优越感,这也可见日记的真实。对致命的流感,对战争,他都发出了悲悯之语,其中又夹杂了一点自我解忧的冷幽默:“(送葬回来的)车厢里满是人,大家无声地坐着,仿佛一车都是思想家。”

No.06

《塞纳河畔的一把椅子》

(法)阿明·马洛夫/著马振骋/译文汇出版社年8月

激进是激进者的通行证,保守是保守者的太师椅。法兰西学院的这四十把椅子,都是给那些甘当传奇的人坐的,没错,是“甘当”,因为坐上去的人相当于戴了一顶“我很保守”的帽子。

阿明·马洛夫,一个黎巴嫩出生的法国作家,在自己当上了院士以后,去搜集了他的十八位前任的生平事迹,这里面多数是作家、诗人和剧作家,还有生理学家和宗教学家,及个把主教和*治人物,马洛夫的前任则是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这些人多数都湮没无名了,不过,就“捍卫法语”这一点来说,的确不需要他们多么有名,他们入选院士的关键,在于他们能写出给法语增光的作品。

马洛夫的写技很出色,尤其对于生平资料缺乏的早期院士,他一方面用词果断,比如用“荒诞不经”这样的词来描写历史学家米肖的经历,另一方面,他叙述相对寥寥的事迹时,能让人察觉人物所在的环境的气息。他站到每一个前任身边,带着旁观者的淡淡微笑介绍他;而这种深情与学院体制无关,学院那种避开时代变幻、死抱“法兰西价值”的难看做法,你读后只会印象更深。

No.05

《存在主义救了我》

(美)戈登·马里诺/著王喆柯露洁/译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年7月

光看这本书里所联络起来的一组名字就应该产生信心:齐克果、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萨特、海德格尔、加缪。这些人都是一流的头脑配搭了一流的写作魅力。

这本书给人的印象是,存在主义是通过一批伟大的著作家而成就的思想流派,但作者即使揉入了自己的体验,想要制作一份“指南”依然不易。最打动我的,是马里诺对他的抑郁症的剖白:“抑郁表面上是被动的,实则暗藏怒火,这团残忍无情的怒火烧灼的目标是人们自己”。能看出他是一个极其忠实于自己的本来面目的人,无论是遇到生活中的痛失,还是信仰上的持续犹疑,他都坦然相告。

No.04

《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全集》

(英)格雷厄姆·格林/著何非肖薇房小然/译互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年4月

这本短篇全集,大多数是比格林那些“消遣小说”还消遣,人物对话显得随意,比较短,来往几句,情节就往下走了,像《情色电影》就是如此,粗粝而直接;还有《艾奇韦尔路附近的小地方》,一个有些惊悚、也很有余味的故事,看起来写得很轻松。最出色的当属《剖白之暗示》、《地下室》,称得上“佳构”,但正如他的小说适合电影改编那样,故事的电影味很足,推进很快,不像是一个偏爱文字的作者写的。

电影院常常出现在故事中,男人即使带着女人过去,也是自己一个人在消遣。格林是孤独厌世俱乐部的白金会员,他在年的不列颠轰炸后装配好了自己的三观;他的主角们想看看银幕上的别人,却总是遇到自己。

No.03

《北方以北》

(英)埃莉诺·罗莎蒙德·巴勒克拉夫/著梁卿/译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年10月

“文化游记”的典范,从萨迦故事的来源入手,以“北”、“西”、“东”、“南”四大部分,在欧美北方这一块寒天冷地画出一个完整的旅程。向北,是挪威人到北方的殖民,萨迦的兴起,向西,是抵达格陵兰乃至美洲,向东,是瑞典人往罗斯的进发,向南,则是无远弗届的基督教,怂恿它最北方的教徒翻山越岭,南下耶路撒冷朝圣。

文字的画面感极强且接连不断。而对于古地图的研究,再度确认了现代世界的无聊,神话和神灵的永久退场。巴勒克拉夫引导我们去想象那种失衡的地图:越到周围,越不精确,绘图者只能借助古典和近古典籍来补充,各种神灵异兽布满了画面。对古老年代的再三回眸,终能提高我们当下生存的意义值,并加增我们对现代精致利己的厌恶。

No.02

《共同体的焚毁: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

(美)希利斯·米勒/著陈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年7月

希利斯·米勒说他年末去参观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尽管导游的知识极为渊博,但我还有这样的感受”,即“即使亲自去参观纳粹集中营,你也不会知道得更多。”他看到集中营里干净整洁,芬芳扑鼻,连焚尸炉也是如此,于是想到,那些描写大屠杀的作品,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留住那段历史,并让人——死难的人和未死的人——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体呢?

83岁的米勒依然犀利,他的阅读和写作的背后,是他对“过一种道德生活”的毕生执着。这本《共同体的焚毁》中所分析的小说,从卡夫卡的《审判》、《城堡》,到麦克尤恩的《黑犬》,凯尔泰兹的《无命运的人生》,以及莫里森的《宠儿》,都是高难度的现代和后现代小说,打破一般人对一个正常故事的合理期待,以反讽、碎片、拼贴、印象交织等等为共同特点。那些作家和他自己有着同样的文本焦虑,他们一面以写作来再现,一面看到文字对于事实而言是多么的捉襟见肘。

这本书的论证像其排字一样细密。也许书中关于布什*府的牢骚有些不必要,但看到米勒在剖析文学经典之余,还能娴熟地展示他对互联网及其引起的议论的了解,并将其与自己的主题联系起来,真的只有佩服了。

No.01

《布罗茨基诗歌全集(上)》

(美)约瑟夫·布罗茨基/著娄自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年4月

好菜可以尽可能晚些上来。这个译本说明了布罗茨基为什么值得等待。

也说明了他为什么是能和艾略特、奥登相提并论的诗人——自成一个体系,用写长篇小说的能力写诗,很早就掌握了用诗来叙事的要领。如果用球赛转播来做比喻,布罗茨基就是一个能伸能缩、可度旋转的镜头,在把一切揽入视野和把视野交还给一切之间,游刃有余地来回转换。

书中所收列夫·洛谢夫那篇一百多页的解读文章,写得太实在了。最匹配这部上卷的读感的是这一句话:他在年少成名后立刻另辟蹊径,“很快就摆脱了矫揉造作的浪漫色彩”,当他不到20岁就见识了克格勃的时候,他就“领悟到诗作不是源于异想天开的幻想,而是源于现实生活。”这部诗集里的74首诗,只有不到十首,如《圣诞节浪漫曲》、《云彩飘过》(年作)有比较重的浪漫抒情色彩,从第二首开始,每一首,每一句,都不再有纯正的“美文”,凡是景物,都与顿悟、宣言、怒喝等等主观的动作相连,或者有着神话、典故、宗教故事的实力加持。

布罗茨基不会刻意使用新奇的搭配,不如说,他善于将语言组织成犀利的手段,去侦破已发生或未发生的现实:“要是一个人能回到/犯罪现场,那么他/不可能来到曾受到凌辱的地方”“在严冬的树上,我们/叽叽喳喳,而不是及时歌唱”“每一种音乐里都有/巴赫/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神”。

当文字落在了一个合适的节奏,他那些偏长的短诗,就不再像过去那样,很容易构成阅读障碍了。我开始理解,他有时使用那些排比,那些如同列清单一般,倾家荡产地表达自己所想到的一切的做法,是因为确有需要。诗不应该仅仅追求凝炼这一种美德而放弃容纳的野心。最好的布罗茨基,迫使你去履行大声诵读的义务,你不会在诵读到一半的时候怀疑这么做的意义:“祝贺自己!/不论活多少年,我什么也不需要。/我将活多少年,/就为一杯柠檬水奉献多少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