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官放弃奢华生活冒死挑战南极点,是为了逞英雄吗?
三味新知第26期
征服南极点:壮志未酬(中)04:56来自三味新知/栏目主理人/邵圣懿
本栏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
本期导读
今天继续给您讲述《人类群星闪耀时》——壮志未酬,人类向南极极点发起冲击的故事。
—配合本期节目阅读文章—
竞争对手的出现
书接上回,雄心勃勃的英国人斯科特已经做好了准备,要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极点的人。在年,当他已经在南极大陆扎稳营盘,准备在这年下半年南半球的冬季,向南极点发起冲击的时候,他帐下的一支考察队意外的发现,挪威人阿蒙森也带领着队员准备向南极极点发起冲刺了。
原本只是和天斗、和地斗、和自然条件搏斗的一场向着南极极点出发的冒险,在这一刻起,变成了两支队伍之间的对抗。茨威格在书当中也详细地描绘了斯科特在这个瞬间,情绪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事后从斯科特的日记当中得知,来进行的一个复述。
茨威格是这么写的:
斯科特反复在地图上测量,当他发现阿蒙森的营地比他的营地距离南极极点近公里的时候,他惊呆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振作起来,为了祖国的荣誉,”他在日记当中非常自豪地写道。这是阿蒙森的名字唯一一次出现在斯科特的日记里,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但是人们能感受到,从那天开始,一层恐惧的阴影就笼罩在这座被寒冷包围的孤零零的房子周围,让斯科特坐卧不安。
按照咱们常规的逻辑来讲,当这个对手突然出现的情况底下,让你有些意外,威胁到来了,两支队伍现在展开了竞争。那常规的选择应该是我要尽快出发,我要尽早的到达南极的极点,抢在你前边。但是让人意外的是,斯科特对自己的原定计划没有做任何的调整,继续按部就班地做着准备。
人们事后也在他的日记当中读到了这样的一段话,斯科特是这么写的:
对于我们来说,比较妥当且明智的办法是继续执行原定计划,当做没有这回事儿。
这个就让人很难理解了,为什么当对手出现的情况底下你还不着急?有人猜测说斯科特的探险队是因为承担了太重的科学考察的任务,在他内心是科学考察放在第一位,冲击南极点放在第二位,所以在这种情况底下,当对手出现的时候,他仍然是按兵不动。
这当然只能是一种猜测,但是你要知道在那个时候,两支队伍已经向着南极极点准备发起最后的冲刺的时候,那是争分夺秒,任何的犹豫、保守,实际上都有可能影响到全盘的布局。
装备接连出现问题
在年的11月1号,阿斯科的探险队终于从大本营向着南极极点出发了。书里边的描写:
自动雪橇在前方疾驰,紧随其后的是西伯利亚矮种马和狗拉的雪橇。在每个时间段都已经事先划分好了路段,前进过程中,每隔两天都会建立一座仓库,以便为回程准备好新的衣服、食品和最重要的煤油——这无尽寒冷中液化的热量。整个探险队一起出动之后,每个小组分批次返回,以便给最后的小组——被挑选去征服南极极点的人,留下最充足的装备、最强壮的牵引牲畜和最好的雪撬。
听起来这个策略是准备得非常周全、极其细致,而在探险队使用的装备上,斯科特的准备可以说是极为充分了。既有自动雪撬,实际上也就是烧油的拖拉机,还有西伯利亚矮种马,然后还有爱斯基摩犬。
但是这儿有一个问题,向着南极极点,向未知领域去冲刺和挑战的过程当中,他所加入的元素越多,会让你的计划变得越复杂,出错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大道从简”,是非常有道理的,斯科特准备得这么周全,但是没想到意外接连发生。
两天行程之后,自动雪撬的发动机就出了问题,不再运转,成了无用的累赘,只能抛弃;矮种马的状态也不如人们期待的那样好,因为它需要定时的吃草、休息,而且在夜间是不能吹风的,这个就导致矮种马最后也变成了无用的累赘,甚至在队伍快到达比尔莫德尔冰川之前,这些马就死掉了。最终逼得队员们只能在这儿把矮种马就地掩埋,一部分变成了自己的口粮,包括是给雪撬犬做食物。
所以走到这儿,斯科特的计划已经是遭受了很大的挫折,自动雪撬没有了,马也都死掉了,这种情况底下,一部分雪撬只能由队员人力拉动来向前行进,导致队伍的前进速度明显的被拖慢了。“在12月30号的时候,队伍抵达了南纬87度,这是沙克尔顿所到达的最远的地方。”这是茨威格的书里边写的。
多说一句,这儿实际上有一个小小的错误,沙克尔顿所到达的最南的地方是南纬88度,所以在纬度上写得不太准确。茨威格是在年代写这本书的,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查阅资料是非常复杂繁琐的一件事情,不像咱们现在要求证一个数字的话,上google、上维基百科马上就能得到,但是那个年代是没有这样便利的条件的,所以在茨威格写这么一部鸿篇巨著的过程当中,出现一些数字上细微的差池也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的冲刺
回到故事本身,在12月30号的时候,南纬88度,最后的冲刺,斯科特选出了五个最终向南极点进发的队员,也就是冲刺小分队。其中包括他自己,包括鲍尔斯、奥茨、威尔逊和埃文斯,这五个名字值得记住。
最后向南极极点发起冲刺的过程是非常艰险的,而且队伍已经是人困马乏,到了极限、最疲惫的一个状态,斯科特几乎每天是数着日子、数着时间、数着里程,一点一点向南极极点挪动,这个书里边有写。最终在年的1月16号迎来了队伍情绪高昂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他们马上就要抵达南极极点了!
这五个队员都认为自己将会成为首批登上南极极点的人类,这个时候转折出现了。书里边写到:
突然其中一名队员鲍尔斯开始变得不安,他的双眼死死盯着这荒凉雪原上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讲出自己的猜测,但此时所有人都因心中一个相同的可怕想法而颤抖:人类之手也许已经在这里竖起了一块标记。不久,最后一丝面对残酷事实的疑虑也消除了,一面黑色的旗帜被绑在一根滑雪竿上,高高飘起。周围留有营地驻扎过的痕迹,雪撬滑板和许多狗的爪印,显然,阿蒙森在这里驻扎过了。人类历史上非同寻常而又难以置信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几千年来毫无生机,甚至自世界开化以来,从未有人见到过的南极点,竟然在一分子量的时间内被人类两次发现!
实际上人们事后知道阿蒙森的探险队是在年的12月14号抵达的南极极点,比斯科特早了33天。
阿蒙森的准备
刚才我们是着重从斯科特的探险队,从英国人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向前行进的脉络。如果是拍电影的话,其实应该同步分别呈现,用蒙太奇的方式,两支队伍每天在做什么,两支队伍在分头向南极极点前进的过程当中这种比拼,通过视频是很好对比展现的。但是我们因为是音频,只能讲完一边,再来讲另外一边。
阿蒙森和“费拉姆”号
我们现在回到阿蒙森,回到挪威人这边。阿蒙森实际上是在年的10月19号向南极极点发起挑战的,所以他从大本营出发的时间比斯科特早了12天,首先起跑时间就领先了。同时他使用的装备非常简单,就只有狗拉雪橇一种。
阿蒙森在南极树挪威国旗阿蒙森的队伍是在出发之前挑选了只优秀的格陵兰雪橇犬,用来做整个队伍前进的动力。最终在10月19号出发的时候是选了52条雪橇犬,拉着5架雪撬像南极极点冲刺。
你再回想英国人那边,自动雪撬趴窝,矮种马提前死掉,最终要靠人力拉动雪撬,非常艰难的前行。但是阿蒙森这边,雪撬犬的使用保障了他始终有充沛的整个队伍前行的动力,当然这过程当中也有一部分雪撬犬冻死了,那些冻死的雪橇犬就地烹饪,变成了队伍的食物,保证了队员们的体能和热量。因此总体来看,阿蒙森对于雪橇犬的合理使用,便成了最终关键的一个胜负手。
他整个的冲击节奏是挺快的,从出发到抵达南极点总共用了56天;返程更快,用了38天。当阿蒙森回到自己的大本营的时候,他的队伍还剩下11条雪橇犬在工作,拉着雪撬。阿蒙森事后谈起这件事情,他也说过,“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英国人那么不爱使用雪撬犬。”
反观斯科特这边,由于矮种马提前死掉,队伍要靠人力来拉动雪撬,最终是步履艰难,整个节奏变得非常缓慢,光去程到抵达南极极点用去了77天!
两个极地探险的队伍装备对比你要知道在这样的严酷的条件底下,用更长的时间去完成挑战,并不仅仅意味着你会输掉第一之争,更严重的是会把自己置于无穷的危险当中,因为时间每增加一天,你就多一分的风险。
NASA拍摄的南极洲正投影图像最终事实也证明,斯科特在回程的时候,整个队伍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斯科特的探险队在回程当中遭遇了哪些困难?最终故事的走向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个故事会有一个无比悲壮的结尾?
下一期我们继续为您讲述《人类群星闪耀时》壮志未酬的最终章。有什么您想对我们说的,欢迎您通过三味新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