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小时候在科教频道的荧幕记忆,自然就是《走近科学》。
除了这样的科教节目,当然我们还能回忆起各式各样的自然纪录片。
从《动物世界》到《人与自然》,美丽的自然世界是孩子的天然启蒙读物。
而谈到国外的自然纪录片,有一部在这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BBC出品的纪录剧集《地球脉动》。
作为“海外版的《人与自然》”,影片更进一步,通过深入人迹罕至的极地荒原、无底深海甚至极少被探秘的地底洞穴,呈现了震撼人心的视觉奇观。
这部神剧,第二季更是在豆瓣拿到了9.9的高分,成为了年评分最高的纪录剧集。
而《地球脉动》原班人马并没有停止脚步。
今年4月,这支金牌摄制组携手网飞共同推出了新作《我们的星球》。
《星球》一经播出,就收到了观众如潮的好评,反响和呼声甚至超过了前作。
好评如潮的《星球》是如何吸引到胃口被养刁了的我们呢?
我们先来看看《星球》超强的卡司阵容。
影片原声由曾为《蝙蝠侠:侠影之谜》、《指环王》系列做配乐的史蒂文·普莱斯操刀。
电影配乐师普莱斯为纪录片配乐能够更好地煽情与助兴,又成功避免了BBC以往浮夸的风格。
担任解说的则是“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DavidAttenborough)。
作为BBC的御用解说,他的地位相当于解说《人与自然》的*老师。
93岁高龄的他,再度以经典之音带领我们进入神秘的自然奇观。
此外,《星球》更是以超乎超人的工时和先进设备确保了影像品质。
多名工作人员,在超过个拍摄日里,走遍了各大洲的50多个国家/地区。
全程使用4K超清格式拍制,保留了自然世界“高清的美”。
每一帧画面美得像截图,色彩饱满,细节高度保留,分分钟想设成壁纸。
由于过于清晰,观众时不时就觉得身处另一颗星球。
水、光、雾混合的迷人质感在影片中随处可见。
光只是清楚可还不够。
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过: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星球》采用美*发明的空中摄影机拍摄,可从数公里外拍摄某物体的超清特写。
因此,我们有机会接近了从未被如此近距离拍摄的各(奇)种(奇)各(怪)样(怪)的野外小动物们的日常:进食、捕猎、求偶、迁徙…
有趣的小动物充斥着画面。
一群粉红火烈鸟带娃迁徙,成年长官带着一个营的童子*噗嗤噗嗤向前进*。
这只蠢萌笨鸟为了赢得放心,通过伸展羽毛摆出各种浮夸的造型,完成了一次“个人时装秀”。
不过要想赢得雌鸟芳心,光摆空架子可不行。
这只长须鸟别出心裁。
先是特意叼走落叶,打扫出了一片干净的舞台,然后开始了表演。
请欣赏“舞技不如生鸟系列”。
而丛林中数量最多的切叶蚁群可以在24小时内切光一棵树。
蚁群精密配合,全然无视沿途的动植物。
《星球》做到了足够远,足够美甚至足够近,但这却不是最讨观众好评的。
与十年前的《地球脉动》相比,我们看到了《星球》更浓郁的人文关怀。
《我们的星球》主题词写道:
就在50年前,我们终于抵达了月球,并有史以来首次回望地球。自此之后,人类人口翻了一番的,而野生动物数量下降了60%。
这一连串鲜明的数字掷地有声,通过对人类短短的现代历史的追溯,为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人类繁荣敲响了警钟。
因此,《我们的星球》更像是文明预警。
做着一份环境恶化、极端气候、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阶段性报告。
然而这份有分量的报告并不沉闷。
《星球》的叙事围绕着因果关系,经由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观众目睹/介入了一次次“蝴蝶效应”的生发。
比如,第一集开头讲到了秘鲁渔场富饶的凤尾鱼。
通过片中一系列生态系统运作功能的展示。
片末,观众不禁发现,如果没有风尘的迁徙、洋流的运动,也就没有秘鲁的优质渔场。
这就是,“撒哈拉的一粒沙依然能够影响着世界”。
沙漠里飘起的风尘滋润了遥远的南半球的秘鲁渔场。
这样微弱却又深远的联系让我们明白,所有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一切正在发生,一切又已然发生。
就像在第一集“一个地球”中,拍摄组去到了极地最北的冰川。
那些大量的冰川和海冰,通过将太阳辐射反射出去,保护着我们的星球,防止地球过热。
在这个过程中,格陵兰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它终年被冰层覆盖,面积相当于9个英国大小。
而在过去20年间,格陵兰岛浮冰数量持续锐减。
融化的速度比十年前快了一倍。
巨大的冰川更快地向北撤退。
下坠的冰块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震耳欲聋的声响在海与冰之间回荡。
短短20分钟内,万吨冰融化,大量融化的淡水涌进海洋。
提高了海平面,改变了盐度,扰乱了洋流。
这只是开始。
第二集“冰冻世界”里,我们很快就看到了受害者。除了北极熊这样经典的“全球变暖代言人”之外,《地球》更是观照了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