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郑佳颖通讯员蒋升金薇薇
提起淋巴瘤三个字,很多人并不陌生:作为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瘤被称为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癌症,其分型复杂,亚型众多,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不少患者“谈瘤色变”。
得了淋巴瘤就等于“判死刑”?浙江大学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张瑾介绍,二者间并非是简单的划等号关系:“有部分淋巴瘤是可以治愈的。”随着治疗方式创新,“无化疗”成为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重要风向,部分惰性淋巴瘤呈现向慢性病管理模式转变的可能。
图注:浙江大学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张瑾
广泛分布全身
早期症状并不典型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不同的病理学特点,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根据国际分型,淋巴瘤实际上是多种不同亚型的“淋巴瘤家族”的统称。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大概每9分钟就有1人确诊为淋巴瘤。
淋巴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大多数都位于人体的浅表部。张瑾主任在治疗淋巴瘤领域深耕28年,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身体的细微变化。
淋巴瘤会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症状,早期症状也许并不典型,极易忽视,但大部分淋巴瘤会有无痛性、浅表的淋巴瘤肿大症状,有这种情况请尽早就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治疗已进入“无化疗”时代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国民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CLL)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张瑾主任介绍说,“慢淋”是一种惰性淋巴瘤,这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80%以上患者有淋巴结肿大,50%的患者有轻到中度的脾脏肿大,部分患者疾病晚期可有肝脏肿大,胸骨压痛罕见,部分患者可出现皮损。“慢淋”因病程较长、发病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导致患者延误治疗而影响预后。
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上,目前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免疫化疗、化学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等。张瑾主任介绍说,靶向治疗在最近几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它相比化疗毒性大为降低,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目前靶向治疗已经替代化疗成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线的标准治疗,包括伊布替尼在内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的出现,使上述病症进入到了“无化疗”治疗时代,患者可进行口服药治疗,并作为慢性病进行管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免疫治疗也是淋巴瘤治疗领域的热点,张瑾主任介绍说,免疫治疗相对化疗就是“狙击手”,是肿瘤就“打”它,周围不会受损,这对于淋巴瘤患者有很好的作用。
创新药物不断进入医保
患者家庭经济压力大大减小
随着科学研究在该领域的不断探索及创新药物进入医保目录,不少患者家庭已渐渐走出昔日为看病背负巨大经济压力的窘境。
张瑾主任以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为例,“这是一种少见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病程很缓慢,会引起患者血液黏度增高,头晕、身体不适,有些患者脾脏变大,出现腹胀腹痛,有些患者会有血小板减少、贫血的表现。这些患者家庭以前每月的治疗支出很高,现如今,大家所熟知的用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治疗的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目前已进入医保,对于复发难治以及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来说,每月治疗费用在医保报销后大幅降低,同时安全性高,并且口服方便,治疗效果也不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后,在对未来淋巴瘤治疗领域的展望上,张瑾主任表示,这十年,淋巴瘤发病率高了很多,但是我们的治疗有效率也高了很多。第一次飞跃是我们发现了CD20单抗治疗,这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第二次飞跃就是很多靶向新药的出现,首先就是BTK抑制剂。将来完全靠化疗药物治愈淋巴瘤的可能性比较小,也许在免疫治疗当中会有新机遇,这将是淋巴瘤治疗领域的新趋势。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