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三节: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症
大家好,我是修行的哈士奇
上节课我们说了升降浮沉、归经、有*无*,用的时间很长,主要是为了理解,尤其是对于没有基础的同学,其实要记的内容不多。主要还是强调使用时以临床为主,理论是不断更新进步的,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客观事实,保持客观的心态于生活也是很重要的。
升降浮沉只要记住一句话: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
归经主要表述的是药物的作用部位。
有*无*要注意以下三点:药材中是否含有*性成分,药材整体是否有*,用量是否适当。
功效主治不分家,经验推理常归纳。
功效是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
主治病症是指药物在临床的主要适应病证,也称主要适应范围,简称主治。有点像我们常见的西药说明书中的。
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其实指的是同一件事情,就是这个药用在人身上是治疗什么疾病的,功效是从中药的角度去表述,主治是从人体病症的角度去表述。
我们还是举例子说明,来来来,从《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请出我们的菊花小朋友。
菊花的是“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
有5句话: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
(3)肝阴虚的眼目昏花
(4)风热头痛,肝阳头痛,眩晕
(5)热*疮肿
我们先看功效中的表述,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说的都是这个药能干什么,有什么用处;而主治病症里的表述,如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等都是疾病的概括,所以说功效和主治其实干的是同一件事。
那么这些名词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有点统计学的意味,初级阶段是从药物治疗疾病的经验中来,总结归纳;归纳的多了会形成理论,用理论反推,也能得到一大堆结果,这些推论来的作用靠不靠谱呢,还需要验证,其实与现代医学的发展殊途同归。先通过现象总结提出假说,再通过后人实验或经验的验证。
这两个定义没什么难理解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功效的分类,因为考试也只能考这些东西了。
大体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中医辩证学分类;二是按中医治疗学分类
先说第一大类:按中医辩证学分类,其中又细分为7种:
1)针对八纲辩证的功效,意思就是按照八纲辨证的方法去表述的功效:我们首先要知道八纲,八纲就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这八个字,4组反义词。依这八个字为原则表述的功效就叫做针对八纲辩证的功效,如针对表里的有:解表、发表、温里、攻里等;针对寒热的有: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等;对应虚实的有:补虚、泻实等,针对阴阳的有:补阴、滋阴、敛阴、补阳、助阳、温阳、回阳等。
2)针对病因辩证的功效,首先要知道中医所述的病因有哪些,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伤、外伤等。因此,对应六淫的有:散风、驱寒、清暑等,对应七情的有:镇惊、定惊、解郁等;对应饮食劳伤的有:消食、消积、强身等;对应外伤的有生肌、敛疮、续筋接骨、解蛇虫*等。
3)针对气血津液辩证的功效,这个很简单,你看表述功效的词组里有气血津液相关的字眼就行了,像补气、行气、活血、止血是对应气血的,津液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津液两个字还有痰和水也属于津液类的。痰饮是指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停留在某个部位产生的病理产物,最清的是水,水积多了就称为饮,饮凝结的较为浓稠了就叫做痰。因此有生津、化痰、逐饮、利水等这些表述。
4)正对脏腑辩证的功效,就是与脏腑有关的表述,如:养心、清心、宣肺、温肺、通肠、润肠、健脾、补脾、养胃、开胃、疏肝、清肝、利胆、清胆、温肾、补肾、通利三焦、醒脑、暖宫等。
5)针对经络辩证与六经辨证的功效有: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等,都是与经络有关的。
6)针对卫气营血辩证的功效:如清气分热、清营分热、透营转气等。
7)针对三焦的辩证:如宣化上焦湿浊、芳化中焦湿浊、补中气、温中散寒等。
第二大类是按中医治疗学分类,细分为4种:
1)对因功效,主要是针对病因的治疗作用,类似我们常说的治本。具体包括扶正、祛邪、调理脏腑功效、消除病理产物等。如祛风、散寒、除湿、清热、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疏肝、柔肝、宣肺、消食、利水、化瘀、排石等。
2)对症功效,类似我们常说的治标,能缓解症状的功效。如止痛、止血、止呕、止咳等。
3)对病症功效,这个是以病名为基础的表示,像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消痈排脓、驱杀绦虫等。
4)对现代病症的功效,顾名思义就是用现代病症的表述,如夏枯草降血压、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糖、半枝莲抗肿瘤等。
这些分类也许是帮我们梳理一下功效主治的发展思路,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很多概念都涉及到中医学理论,只要对中医学理论有一定的了解,还是很容易的。
今天的内容到此结束,谢谢收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