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官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道教有五百灵官的说法,王灵官,本名王恶,后因萨祖师改名王善,是五百灵官之首,称号为“都天大灵官”。王灵官祖师,圣号全称“先天首将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居都天豁落府。据《灵官小赞》载,灵官天将,道君化身。可见,王灵官本是道君化身,为先天一炁所分化而来,故道教尊为先天一炁威灵显化天尊。
王灵官位居道教护法三十六天君之首,因此被尊为王天君。受雷法于萨天师的王灵官,作为雷部十二雷门之首,先天具有对作奸犯科的纠察职责,也因此号称太乙雷神应化天尊——太乙表明灵官已得大道,雷神彰明灵官身份,应化明灵官随机应化、感应群生,天尊宣告灵官尊位。在教内通常称为“灵官爷”。
很多道家宫观镇守山门的第一座大殿就是护法灵官殿,供奉护法神一般都是这位王灵官。王灵官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脚踏风火轮,左结“玉枢火指”,右举钢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面对山门,额上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察看善恶。因此道教徒到宫观,进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民间流传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俗语,以表达对这位道教护法神灵的崇敬。
灵官爷师从萨天师,天庭勅封他为“雷部三五火车雷公”,后被玉皇大帝擢予“都天纠察豁落先天主将”,手执金鞭巡游世界,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统领百万神将天兵,护道护教,能走火行风、穿山破石、飞腾云雾、祈晴祷雨、镇妖伏魔、驱邪治病、收瘟摄*、普济生灵、至刚至勇、法力无边。《灵官疏文》上说王灵官:“雷霆远振,搜罗枉于明寰;电目遥观,察亏心于暗室。圣驾临时,遍护修真之士;火轮飞处,不惊积善之家。纠察阴条,逡巡秘欵”。王灵官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纠察天上人间,除邪祛恶,不遗余力,在民间老百姓赞曰“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
王灵官在明代的信仰兴盛,是一位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摄*,也是享受国家祭祀的一位重要道教神仙。《明史·礼志》记载:“隆恩真君,则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也,又尝从萨真君传符法。永乐中,以周思德能传灵官法,乃于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宣德中改庙为大德观,封二真君。成化初,改观曰显灵宫。”明朝永乐(—)年间,杭州有个名叫周思德的道士,因为会使王灵官元帅的法术,名声显赫于京师。据《新搜神记·神考》“王灵官”条记周思德行“灵官法,知祸福先,文皇帝(朱棣)数试之,无爽”。以至“至招弭祓除,神*示魅,逆时雨,灾兵,远罪疾”,无所不能。于是永乐皇帝在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以奉萨真人与王灵官。相传不久之后,永乐皇帝便得到了一个世传的灵官藤像,藤像份量很轻,永乐皇帝将其安放寝宫,“崇礼朝夕,如对宾客”。永乐帝雄武而有大略,征战一生。每次出战,都要带上灵官藤像,作为*中的保护神。第五次出征漠北,打到金川河时,忽然藤像重得抬不动了。永乐帝祷告,答曰:“上帝有界,止此也。”不久,永乐帝果然病重,不能前行,最终病死在返京途中。可见在称史笔记中,神明“灵验”的的故事不胜枚举,亦表明灵官信仰的深远。
宣德年间(—)明宣宗将天师庙改为火德观,并封萨真人为“崇恩真君”,王灵官为“隆恩真君”,并加封为“玉枢火府天将”,又在现内建崇恩殿、隆恩殿。成化年间(—),明宪宗改观为宫,因王灵官非常的灵验而称之为显灵宫,四季为二神更换袍眼,三年一小焚化,十年一大焚化,复换新袍服,珠玉锦绣,所费不惜。每年的万寿圣节(皇帝生日)、正旦、冬至及二真君示显之日(六月十三;六月廿三日;九月廿三),派遣官员前往致祭。从此以后,“先天大将火车王灵官”,成为道数第一殿的护法主神。明代期间,全国各地建起了许多灵官庙,作为道家第一护法大神,在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负责保佑人间的安宁。
文字整理/华剑点击查看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祝由医学报名通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