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沸散,传说是神医华佗创制的麻醉药,《后汉书》里说,“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这是说,病根太深,吃药不灵要动手术,先合着酒喝下麻沸散,让患者像醉了一般没了知觉,剖开肌肤,把肿块割去。再往前,传说战国神医扁鹊使用*酒麻醉,给两个人做了心脏对换手术。那么,问题来啦,麻沸散的药方在哪儿?
在咱儿这儿,对麻沸散的真正追寻发生在上世纪的60年代,那时候麻醉资源短缺,搞过针灸麻醉,还有气功麻醉,也有人尝试让年前的麻沸散重放异彩。有人曾遍访药工,并且本着“宁可自己试服千付药,也不让阶级兄弟错服一口”的负责精神,亲尝药汤,筛选出了以曼陀罗花为主药的中药麻醉剂,医院曾声称,成功利用中药麻醉进行手术人次,并认为中药麻醉有利于战备;适合于农村;给药途径多;病员乐于接受。只是,麻醉深度不够,在应用时均辅以氯丙嗪及杜冷丁等药物,以加深中枢抑制及镇痛效果,使手术能更平稳地进行。是啊,不打点真麻药,手术平稳不了,疼啊。
这些中西医结合的试验最后都停了,关键是曼陀罗为主的中药麻醉,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是M胆碱受体阻断剂,能对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的某些部位产生抑制作用,使人暂时失去意识,但不是真正的麻醉。这些实践派,本不是以科学精神探寻事实的,都是打中医药旗,干添加西药的事儿,热闹过了,也就各自散去了。麻沸散现代热闹的另一支是考据派,就是喝着茶发表意见的。这其中比较有趣的观点,是考出了麻沸散以及华佗本人可能来自印度。理由是,曼陀罗花,在梵语中是mandarapuspa,曼陀罗mandara和花puspa的首音节是ma及pu,正与麻沸的音译对应。也正是这样,可以推测,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就是曼陀罗花。这说法有道理吗?咱们穿越回去看个究竟吧。
相传,华佗用针灸给曹操治好了头风,曹操想留华佗当私人保健医,但华佗爱自由,就骗曹操说,自己老婆病了,得回家看看,等老婆好了就回来。曹操就派人送华佗探亲,如果被揭穿,曹首长很不开心。不久后,首长头风又犯了,只好再去把华佗拉回来,这华佗看过首长病情后说,要断病根,需先喝麻沸散,再剖开盖骨,取出脑壳里边的风涎。开脑袋喔,这事儿搁现在也会把人吓软,曹首长犯疑呢,小子,这是要害本首长的节奏?华佗不是认真做患者思想工作,而是奚落首长,首长怒了,将华佗送入牢房。再往后,就是华佗在狱中带病著书,写出《青囊经》传给狱卒张明三。华佗病死牢内,张明三也辞职回家,却发现自家蠢老婆怕他惹事,正在烧那部医书。从火堆里抢出半部《青囊经》的张明三刻苦钻研,成了名医。只是顺着历史边角料努力追寻,找不到麻沸散的方子,只有騸鸡阉狗的一些经验留了下来。真遗憾,不然麻沸散说不定比青蒿素先获奖了。
综上所述,总体而言,麻沸散于我大中华从古至今,是个谜。但是,曼陀罗花却留下了很多记载。北宋的《涑水纪闻》中说,“五溪蛮反,杜杞诱出之,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这也可视为《水浒传》里的蒙汗药的故事素材来源吧。医界,《本草纲目》也记着,“八月采花,阴干,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如醉,割疮炙火,而不觉苦也。”到清代,还有忘形酒,“羊踟蹰三钱,茉莉花根一钱,当归一两,菖蒲三分,水煎服一晚。人即如睡寝,任人刀割不痛不痒。”这个,将人麻翻在床的可能是存在的,是不是能任刀割而不觉疼痛,已经有现代实证,或许是古时候的人特别耐痛吧。总之,只用曼陀罗花,可令人失去意识,但镇痛效果真是麻麻滴。
曼陀罗花牵起的另一端传奇,发生在东洋,一个叫华冈青洲的人,续写了麻沸散的故事,也开创了日本的现代麻醉事业。华冈青洲年出生在纪州,22岁时到京都学习医术,在那里他见识了荷兰人及德国人主刀的外科手术。华冈青洲学了3年医后,回到家乡,只是他的老乡亲们不敢找他开刀治病,因为,那时候开刀,一般是将人固定在床上或是用木棍先将人敲晕,主要是防止病人疼得乱蹦。那个时候的日本,对我大中华是神般的膜拜,华冈青洲坚信刮骨疗伤以及麻沸散的传说是有根据的,所以,他边行医边搜集各种具有麻醉效果的药材,这一搞,就是20多年,终于弄出了通仙散。
年10月13日,史上第1例全身麻醉的手术要进行了,术前,华冈青洲将采摘来的曼陀罗花、当归、乌头、半夏、天南星等研磨成糊状,再加水煮沸后,让病人服下。将要施行手术的患者叫蓝屋勘,是位60多岁的乳腺癌患者,几小时后,服药后的患者没了意识。华冈青洲用煮过的刀具开始切割,病人没有惨叫抵抗,手术顺利完成。蓝屋勘坚持了4个月后离世,推测是肿瘤已转移,但华冈青洲的创举轰动了日本,患者和拜师学艺者蜂拥而至。华冈青洲的麻醉法在年后传出日本,那时,欧美已经有了更安全更有效的吸入式全身麻醉法,但这不能埋没华冈青洲的贡献,他使用过的曼陀罗花至今仍是日本麻醉协会的标志,人们纪念他,因为他的通仙散是在亲人身上试出来的,他的母亲当试验者不幸身亡,他的老婆为试药永久地失去了视力。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