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糖尿病患者,从确诊的那一天起,都会被告知:“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必须终身用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这句话一度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金科玉律,如果有人宣称能够“根治糖尿病”、实现“完全停药”,几乎可以立即判为虚假,百无一错。
但是,近年来持续发展的糖尿病治疗新技术和新理念,正在对这一观点发起挑战。
首先还是要强调:糖尿病在目前仍是一种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疾病,片面宣传“治愈”依然是骗子们的专利。不过,对于少数“特定”人群,某些“特定”方法有可能实现长时间停药、血糖依然保持平稳的效果,比如今天要介绍的“手术治疗糖尿病”。
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
当时,减重手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重度肥胖症的治疗。接受手术的患者,胃的容量被显著缩小、胃肠结构被改变,以至于在进食少量食物后就会出现饱胀感、食欲明显下降,从而实现减少热量摄入、降低体重的目的。
美国医生Pories是众多从事此类手术的外科医生之一。他在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位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在经过减重手术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直至停用了所有降糖药物。
起先,Pories对此并没有在意,甚至怀疑血糖检测结果以及患者描述的真实性,直到接连数例患者都出现了类似情况,这才引起他的重视和思考:“难道用于减肥的手术,能够改善、甚至治愈糖尿病?”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Pories展开了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终于在年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接受了胃旁路手术治疗,经过14年的随访,其中的例患者实现了糖尿病的“治愈”,即停用所有降糖药、血糖依然保持正常。
这个研究结果的意义太过重大,在当时看来甚至有些难以理解。医学界对此表示了谨慎的欢迎,众多临床医生对Pories的研究进行了反复重复和改良,同时,关于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机制研究也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确凿证据表明,减肥手术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而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手段。更加令人振奋的是,不光血糖受益,患者的血脂、血压等各项代谢指标也都得到明显改善。
这些获益既与患者的体重减轻直接相关,也和手术改变了肠道激素和脂肪因子的分泌、调节了肠道菌群关系密切。当然,可能还有更多神秘的、不为人所知的内在机制在起作用。
经过各国医生、科学家持续十余年的证实和研究,美国糖尿病学会终于在年再度更新糖尿病诊疗指南,宣布将减肥手术正式纳入糖尿病治疗方式。
两年后,国际糖尿病联盟也于年发表声明,认可减肥手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措施之一,并做出更进一步的建议: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应及早考虑接受手术治疗。
此时,距离Pories发现这一现象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外科手术治疗糖尿病终于获得世人的认可,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推行。
对于广大糖尿病患者,这无疑是个重大利好。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糖尿病都能通过手术得到缓解,手术有着非常严格的适应证。
近些年来,国内外多个专业学术团体都曾经对手术适应证制定过不同的标准,我国专家也于年制定了符合国人体质特点的《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
指南指出,糖尿病患者要符合如下条件才能考虑手术治疗,包括:
年龄在16~65岁;2型糖尿病病程不超过15年;
保存一定程度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空腹血清C肽≥正常值下限的1/2);
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符合手术标准;(BMI超过32.5时,应积极进行手术;在27.5~32.5之间时,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合并其它代谢紊乱及肥胖合并症时,可以考虑手术;在25~27.5之间时应慎重开展手术)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时,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
而1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已基本丧失、BMI小于25、不能耐受手术和麻醉等情况,都是手术的禁忌证。
与以上标准逐一对照后,我们会发现,其实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的糖尿病患者只占少数,这无疑让人们感到失望,可失望却还远远不只这些。
所谓手术“治愈”糖尿病,是说患者在术后逐渐停用所有降糖药物后,血糖依旧维持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能够彻底摆脱糖尿病的标签、从此可以无视任何饮食禁忌大快朵颐。
实际上,手术之后的患者需要执行更加严格的饮食管理原则,由于手术破坏了胃肠正常吸收功能,还必须长期额外补充足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对于术后患者运动锻炼的要求也依然不打折扣,目标是每周分钟,最少也得分钟。
而且,每年还可能有一定比例已“治愈”的患者重返糖尿病队伍。
总结
总的说来,外科手术已成为糖尿病治疗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符合指证的肥胖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药物治疗没有取得良好疗效的情况下,应积极考虑手术。
与此同时,广大糖尿病患者也要认清手术治疗的真正涵义,如果不符合手术标准,就不要盲目追求手术,不能对手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手术并发症和可能风险更要有清晰的认知和心理准备。
和药物治疗相比,外科手术治疗糖尿病既有突出优势、也有较大局限。如何在正确的时机,为不同患者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法,这才是需要医生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