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的鸟》是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纪录片三部曲“天地人”中的最后一部,该片于年12月12日在巴黎震撼上映,迅速引起世界性广泛赞誉,并荣获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奖、第27届凯撒奖最佳剪辑和最佳音乐提名等诸多大奖。
影片以真实而质朴的镜头描写了各种候鸟为了生存而艰难迁徙的历程,以及它们在为梦想的天堂而飞翔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勇气、智慧和情感。
《迁徙的鸟》中,航拍广角镜头跟着候鸟的翅膀,从浪漫的法国塞纳河畔,到纽约哈德逊河口的自由女神,再到雄伟的长城,非洲的无垠沙漠,亚马逊河流的雨林……森林河流、山川冰谷的壮丽次第呈现,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让人如痴如醉,几乎每一帧画面都可以剪辑下来嵌入镜框。
《迁徙的鸟》堪称世界摄影史的奇迹之作,它开创性地定义了世界顶级纪录片“获取真实”的标准—耗时4年,耗资多万美元,多人参与拍摄,动用了17名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景点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的个自然景地,拍摄的原始胶片长达多公里……美轮美奂的画面,独具欧洲浪漫气质的天籁之音,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
镜头语言干净简单,只有不同种鸟的振翅飞行,它们飞越的无限山脉,色彩绚烂的广阔平原,欧洲连片的古堡,汹涌的海面和无尽的沙漠。最壮观的镜头是以整个地球为背景,在旋转的角度下,映着蓝色的海洋和褐色的陆地,清晰地看到大片白色的飞鸟群缓缓移动。用这样直白的镜头诠解一只微不足道的飞鸟被放在几千公里的大场景下,看后让人震惊的是候鸟大迁徙时执著的精神,或许如影片开场时的画外音。“鸟类迁徙,是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个对于归来的承诺。历经危机重重的数千公里旅程,只为一个目的—生存。”这是一场生命的搏斗。
故事重点环绕候鸟南迁北移的旅程,讲述候鸟如何克服自然环境,在大风沙中寻找出正确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护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猎食。
影片的音乐非常纯粹,在恢宏旋律里人声的哼唱,伴着长镜头下鸟的飞行,时不时响起,由弱到强。影片用声音赋予这些迁徙中的鸟类以令人肃然起敬的力量,渲染着神圣的氛围。片中一直流动着不同鸟的鸣声,很真实细腻。看片时会以为自己就置身于鸟的群落,那么近地聆听着它们丰富的语言。很奇怪,听着鸟的鸣声,内心也会变得安静。
《鸟的迁徙》是一部安静到极致的电影,从头到尾的镜头捕捉的都是正在奋力飞翔的无数种候鸟,它们的觅食和嬉戏。只有很少的旁白,偶尔有字幕流淌出来:
候鸟以太阳星星来辨别方向,对地球磁场如同罗盘般的敏感,始终如一地在不同纬度间穿梭飞行。
来自欧洲的候鸟,历尽艰辛在北极集合,然后做巢。不久,小鸟诞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命将跟随父母进行一生中的第一次迁徙。
北极的夏天极为短暂,不久,北极地带将进入永夜,秋季的迁徙即将开始了,幼鸟才刚刚学会飞行,就要启程前往热带地区,没有预习也无须探路,便能确实抵达数千里外的目的地。候鸟引导崭新的春季到来,空中返乡航线再度繁忙,继续着永恒的主题--承诺迁徙。
虽然是记录片,但完全没有纪录片惯有的沉闷的感受,给人带来的是赏心悦目的风景,细致入微的迁徙的鸟,最传神的还是那恢宏气势中带有些许灵气的背景音乐,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叹为观止。
蓝天白云下是一群群的白额黑雁,自广漠的欧洲平原,越过茫茫的海洋,飞往格陵兰;洁净的湖面,是优雅的天鹅;雪地里寂静的是丹顶鹤这些美丽的鸟儿在旅程中,有空旷山水的寂寞,有高楼长桥的拥挤,他们的翅膀下有的是无尽的平原,有的是茫茫的海洋,有的是*沙漫漫的沙漠,还有的是冰寒的雪山。然而,每当夜幕降临,那似乎不属于人间的梦幻音乐响起,此刻的鸟儿更像是一个个纯洁的误落凡间精灵,安静的休憩,等待着黎明,等着第一缕光的照耀,再次开始旅程。
旅程中的鸟儿,有些一鼓作气,不舍昼夜;另一些则且行且驻,艰难的向着遥远的目的地挺进。最让人觉得有些绝望艰难的是欧亚灰鹤,仿佛佝偻的满布风霜的老人,带着沧桑与无奈,悬浮于空中,继续完成着回归的承诺,完成这生命的延续。具有异族情调的是爱德华州的大松鸡,张扬的裙摆似的尾巴,宽厚的胸部,甚至可以奏出节奏感极强的伦巴舞曲。最怕那落单的,找寻的身影,萧瑟的音乐响起,它蹒跚的消失在坡下,泪水马上就要喷薄而出。最浪漫的是鸟儿在迁徙途中的爱情,颀长的颈部组成了最美丽的心形,代表着永世的浪漫与承诺。最惊那出人意料的雪崩,岛上停靠的候鸟稍一迟飞便葬身雪底。
纵有雪崩,纵有暴风,纵有大漠,唯一抵不过的是看到初生的喜悦,一个个小小的、雪绒一样身子藏在母亲的身边,恣意的耍闹着,这就是希望,不仅是鸟儿们的,还是人类的,还是这个世界的,自然的希望。
最舒畅的镜头是候鸟们栖息时种种萌态。在稚嫩的童声中,候鸟们或戏水,或追逐,或踏着轻盈的舞步,或娇羞地求爱。两只鸟儿互相啄着喙,啪嗒啪嗒的声音犹如轻快的鼓点。鸟儿捕鱼时,拍打着水面,配合激烈的鼓点,捕鱼的画面倒像是一段别开生面的精彩的舞蹈。最温馨的镜头是候鸟飞到北极地区,产下小鸟后的场景,在轻灵活泼的女声哼唱中,一只小天鹅从卧在地上的妈妈羽毛下突然钻出来,啾啾叫着;一只有白色斑点的黑鸟驮着两只出生不久的小鸟在水面上游动,小家伙舒服地看着水面;*嘴天鹅夫妻中间夹着四只小天鹅,一家六口在水面上优雅游过。
一只小鸟想奋力爬上妈妈的背,却一次次地滑下来。一只胖乎乎的的*眼睛*嘴巴的小鸟憨态可掬的向前走着,它张着*色的眼睛看着镜头时的特写,傻乎乎,又可爱至极。这一段的镜头我看了很多遍,看着鸟的一家温暖地呆在一起时,有无限的温柔情绪涌出:在鸟的世界里,也有爱,有亲情,人类所能体验的情感中,鸟类也是有的。
你以为只需要不间断的飞行就可以到想去的地方了吗?当然不是。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庞大,然而真正到达目的地的,只是一部分。在迁徙的途中,它们走过泥泞的沼泽,飞跃高山,跨过河流,在暴烈的海风中前行,或累了在满是污水的工业区稍微休息,遇见暴雪的天气,也不曾停留,一心只想飞去想去的地方,尽管它们不停歇的飞行,仍旧会遭遇各种不测,自然或人为的原因,让迁徙途中的鸟儿或多或少的损失一部分,剩下的鸟儿们,接着往前飞,飞到想要去的地方。
导演雅克·贝汉曾说过:“飞翔对鸟来说不是人们想象的什么乐趣,而是为了生存而拼搏。它们要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许多困难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
旅途是漫长而让人无助的----这时候需要坚韧以及不回头的执着。这事关生存,艰难而残酷。
来自沙蟹的伤害:非洲西海岸,一只折翼的鸟儿,仓惶东奔西突,在它身边是一群对它虎视眈眈、准备扑上来大快朵颐的沙蟹。从欧洲到非洲,历经九死一生,尽管即将葬身蟹口,可它已经履行归来的诺言……
来自贼鸥的伤害:借助大西洋环流,迁行了公里的企鹅一家幸福融融。可是,可恶的贼鸥却盯上了企鹅宝宝。企鹅爸爸妈妈拼命和贼鸥搏斗,努力保护自己的孩子。可是,镜头转过,贼鸥沾满鲜血的长喙隐喻了一切。企鹅妈妈无声久久仰天,这一幕,让观众悲伤的情绪萦绕在怀……
来自人类的伤害:在冷森森的音乐中,一台巨大的收割机轰鸣着从远方而来,草丛中一只孤单幼鸟的特写镜头,它傻傻地不知道要发生什么,而收割机已经辗了过来。
一排鸟儿正迎风自由飞翔。突然,刺耳的枪声不断响起来,一只只鸟儿像断线的风筝,从天空坠入河中。阵阵悲鸣声,带给观众久久无法释怀的沉重……
一只被关在笼中的加拿大雁看着天空中的同伴飞向远方时,它在铁丝网后黑黑的眼睛里写满了悲伤。
在让人绝望的音乐中,一群红胸雁飞过被严重污染的城市,身下是巨大的烟囱,灰色的城市,躲避城市的野鸭,呼吸着工厂浓厚的雾尘,最后深陷工厂的泥潭……
这样的场景几乎让每个人都要拷问自己的内心,甚至灵*。我们可能会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再也没有鸟的翅膀从天空划过,我们的眼睛里还会有这样生动吗?
影片开头第一句话震撼人心:八千万年来,鸟类一直统治着天空、海洋和陆地。正是基于对自然万物的敬畏,雅克贝汉说:“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是人类的一种需要,它让我们感受到生命存在的奇迹,感受到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所有的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
也许是社会的喧嚣,也许是生活的沉重,使我们早已忘记了所有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忘记了要以己观物、物我合一,反而把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
《迁徙的鸟》唤醒我们心中沉睡已久的、与万物之间的心灵感应,让我们重新找回缺失已久的平等意识、悲悯情怀和人文精神。
一群雁飞过海面,对于弱小它们来说海洋实在是太广阔了,根本望不到尽头,然而海面上的一艘航母为它们提供了短暂休息的场所。各国*事竞争的展品,最冰冷的铁家伙却提供了海面上最温馨的栖息港。一次短暂的休息给这些疲劳的生命的意义非同凡响,很多鸟儿都因得不到而累死在飞行的途中。冰冷的可以瞬间夺去生命的武器却挽救了这弱小的生灵。
一只被人类囚禁的灰蓝色金刚鹦鹉,凭着智慧,用长喙拨开了紧闭的笼门,成功脱身,再次自由翱翔白云蓝天。
小男孩发现了被池塘渔网缠住的灰雁,犹豫了一下后,跳入池塘剪断渔网放飞了灰雁。这只脚上残留着渔网线的灰雁,在随后北飞和南归的镜头中又多次出现,影片最后,那群大鸟又回到了河边,引人注目的是那只脚上缠着网的。小男孩早已等待许久,他快乐地奔跑,迎接迁徙回来的鸟儿。在小男孩的期盼中,相逢于影片开头那个鱼塘。展现了在因为爱的存在,鸟类与人类可以和谐互爱。
老妇人端着盛放食物的桶,准备喂北飞的欧亚灰鹤,可没等走近,欧亚灰鹤就惊飞了。南归的欧亚灰鹤,再次飞临老妇人房前,当老妇人弯下腰,伸出手给雁儿喂食的时候,欧亚灰鹤纷纷放心啄食老妇人手中的食物,一种温暖和敬畏之情油然而生。鸟类与人类虽然语言不通,但如果心存善念,依然可以达到心灵的沟通。如果我们都能弯下腰,以平等的姿态,或是谦卑的姿态去看待每一个生命,用心与它们交流,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世间万物都是造物主的杰作,所有生物都可以平等共享地球。
《迁徙的鸟》给我们带来唯美的画面,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而极致艺术魅力背后,更饱含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自身,关于自由、平等与救赎的思考。敬畏自然,善待生命,信守承诺。鸟生如此,人生更应如此。
成功背后的故事
雅克贝汉摄制组前后用了四年来拍摄这部影片,
行程十万公里,动用了三百多人的摄制队伍,包括五十多名飞行师与五十多名鸟类专家。在第一年内,他们基本不拍摄,只是跟着鸟到处迁徙,和这些鸟混得很熟,使得这些鸟对他们不再警觉。
雅克贝汉导演揭秘说,为了获取最真实、最美好的瞬间,他们利用了诺贝尔奖得主劳伦斯提出的“铭记现象”理论—有很多种鸟类刚孵化出来的那一刻,所看到眼前的第一个生物,听到的声音,就会辨识下来当做自己的妈妈,即便出现的是人类、机器。所以,这些从出生就伴随着摄像器材长大的鸟儿,把飞行器当成了飞行的同伴,就不会再出现恐惧、戒备和躲藏。
从第二年拍摄开始,他们使用了动力伞,小型飞机,以及像鸟一样大小的内藏摄像机的航模等工具,把特殊的镜头固定在一个探头里,远远地伸过去拍。同时他们还驯养了一批野生鸟类,做为群众演员,用于拍摄鹦鹉挣脱牢笼和在航空母舰以及工厂那几场戏。
补充一个影片背后的故事:本片中,出现了两次“鸟儿死亡”镜头:
鸟儿被捕杀的镜头,是在加拿大实景拍摄。有一种鸟儿在当地被确认为害鸟,为了保护环境,当地*府允许捕杀这类鸟。拍完这组镜头,摄影师落泪了。
面对被沙蟹围攻的受伤鸟儿,摄制组救下了它,并找了一块腐肉,拍摄了沙蟹大快朵颐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