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俗称“金不换”,曾是民间接骨神药,如今成稀罕货,老农民才认识
在农村野外生长着许多的野生植物,它们不仅绿化了农村的环境,净化了农村的空气,也给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带来了诸多好处,比如田间地头常见的蒲公英、艾草、车前草、马齿苋等野草,不仅可以作为野菜食用,还可以作为草药治病,同时农民们还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售卖,赚些小钱。可以说,只要了解这些野生植物的价值,农村地区就算得上是“遍地是宝”。
不过可惜的是,很多人对这些野生植物都不太了解,甚至连它们的名字都不一定叫得上,还常把它们当成田间地头的杂草除掉。所以,多了解野生植物的知识,还是很有用的,至少不会当成杂草除掉。
本期笔者给大家分享一种野草,它俗称“金不换”,曾是民间接骨神药,如今成稀罕货,老农民才认识。
相信很多在农村山区长大的朋友应该知道,以前山区的道路可不像现在这么好走,那时候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山路就变得泥泞湿滑。夏天还好,可以光个脚走,可其他季节不行,因此要特别小心,若是一不小心摔倒了,不仅会摔得一身泥,还容易摔伤。所以在那个时候,很多老一辈的农民就会在家里备上一些可以对付跌打损伤的野草,若是摔伤了的话,这些野草就能派上用场了。
而当时在笔者家乡这边,白接骨就是常见的一种可用于对付跌打损伤的野草。因此这白接骨也曾在民间被誉为接骨“神药”,深受老一辈人的喜爱。
这白接骨是什么?真有这么神奇吗?
白接骨的学名就叫“白接骨”,在民间有着玉按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接骨丹、接骨草、猢狲节根、金不换等俗称,其中“金不换”这个俗称是叫的最多的。
白接骨是爵床科白接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呈竹节形,植株较高,能有1米5左右,其中茎的长度就能达到1米。叶卵形至椭圆状矩圆形,长5-20厘米,顶端尖至渐尖,边缘微波状至具浅齿,基部下延成柄,叶片纸质,侧脉6-7条,两面凸起,疏被微毛。
(白接骨的根)
白接骨全株均可作为药材入药,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草药,其性凉、味甘,有着化瘀止血、续筋接骨、利尿消肿、清热解*的作用,在民间常用于外伤出血、跌打瘀肿、扭伤骨折、风湿肢肿、腹水、疮疡溃烂等问题,其中对于跌打瘀肿、扭伤骨折效果特别显著,比如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就有记载:“白接骨根茎、*栀子、麦粉各等量,加食盐捣烂,包敷伤处,每天换一次。”
而在《纲目拾遗》上也有记载,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民间就常将白接骨用于骨折、断骨等问题,由此可见,民间将其誉为接骨“神药”也是有理可依的。当然,这种主要用在问题较轻的情况,若是问题比较重的话,医院比较好。
(白接骨的花)
白接骨在哪里有?
白接骨在我国分布的比较广,在*河以南的地区均有分布,从海拔到米的山坡、山谷林下阴湿的石缝内和草丛中均有生长。
不过除了老一辈农民朋友才认识白接骨之外,很多人可能无法很好的认出白接骨,这是因为白接骨和很多野草都长得十分像,所以没有经验的人,很难把它认出来。
那么如何认出白接骨?首先,白接骨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一带的农村山区里。其次,白接骨的叶子边缘有明显的波状锯齿,且茎叶折断之后还会流出粘液。其三,白接骨的花期在夏秋季,其花为淡紫红色,且花序主梗及花柄和花均密被绛紫色的圆头长柄腺毛。
现如今农村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人们也不需要白接骨这种野草来治病了,所以认识它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但不代表白接骨就没价值了,反而还成了稀罕货,因为在一些中成药中,这白接骨还是重要的原材料。据一些药农时候,这白接骨的价格也还可以,一般野生的晒干后能卖到15元一斤左右。
最后,是药三分*,大家不了解的话,不建议随意使用,本文也仅做科普,让大家了解一下白接骨这种野草的价值,不至于见到它之后不认识。
各位朋友,你们认识白接骨吗?欢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