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主修外语或者翻译的同学,在毕业后都希望能进入到一家好的翻译公司成为一名译员,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那么一家好的翻译公司是不是只有译员呢?在进入翻译公司工作之前,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现在想想真的让人贻笑大方。其实在翻译公司还存在这么一群人,他们是承上启下的扮演者,负责协调管理整个项目。
传统提供翻译服务的团队有客户经理、项目经理、译员、校对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排版工程师等。项目经理主要做什么呢?简单回答就是给译员派稿的人。说的轻巧,其实翻译公司对项目经理的各方面能力要求都很高,因为他们既要随时对接客户经理,了解客户的需求,又要安排合适的译员进行翻译,所以工作并不轻松。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为大家科普项目经理的工作是如何运转,而是给大家分享项目经理工作如何开展能够节省时间与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那些烦心的事儿
项目经理接到稿件后,首先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合理地安排译员以及其工作量,以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地交付译文。可是当时间非常紧迫的时候就需要将一份稿件拆分为多份,安排给不同的译员进行翻译,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能快速合理地将几万字的稿件同时拆分为多份?如何随时监督译员的翻译进度与翻译质量?如何统筹与标准化原文中出现的术语翻译?
通常,项目经理会先大致浏览一遍原文,然后根据稿件的内容、布局对稿件进行分析,手动划分原文。然而,为了保证能按时交付译文,项目经理可能需要每时每刻地通过QQ、邮件、电话询问翻译的进度,相信在翻译公司接过稿的童鞋也都深有体会,这无形中也给项目经理本身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另外译前术语处理也是翻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时间够宽裕的话还能够翻译完成后交给审校统筹与润色,但是如果客户催的紧,要做到细审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无非是在审校统筹的时候对术语进行统一,或是译前人工提取高频词汇翻译,但是这些处理方法对于上万字的翻译项目也是让人够醉的了。然而,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对项目经理在工作中使用CAT工具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掌握工作的利器——CAT工具
现在不是都提倡云协作吗,所以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利用CAT辅助翻译工具提高工作效率。Trados、SDLX、MemoQ、Wordfast这些工具大家平时应该都会用到,但是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他们需要本地下载,对于我这种喜欢移动办公的人怎么破?最近一直在使用的是译库CAT,上手容易,恰好不需要花费我很多时间去学习教程,懒人自有懒人的方法。
稿件拆分与任务分配
首先,我会创建一个新项目,把稿件上传至云端,译库CAT本身有一个拆分功能,我可以将原文稿件自动拆分为任意份数,拆分时间大概不到一分钟,完成后,检查每一份文件的字数。然后创建团队,一般我的团队会有1-2名翻译和1名审校,得看具体情况。我只需将每一份文件指派给团队里的成员,他们登录他们自己的账号就能看到任务了,省掉了QQ来回通知和离线传送稿件的麻烦。
翻译与审校分工明确
译员在翻译的时候,我和审校都能看到他翻译的进度和内容。我通过查看译员的翻译进度,可以把控整个项目的进展,保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稿。而审校可以随时修改译文,所以不用督促着译员不停地反馈中途稿,因为这样真的很不友好。翻译与审校的分工比较明确后,只要能保证互相协作的畅通,工作就会特别顺利。
共享TM与Glossary
另外译前术语处理,你可以说它是项目经理的活儿,也可以说是译审该做的事儿,但是如果能译前就统一术语那不是极好极好的吗?TM(记忆库)和Glossary(术语库)对于客户来说是比较重要和保密的文件,一般不会轻易地给到翻译公司,偶尔会给术语表,但是质量也并不高,所以然并卵,至于TM,想与客户共享就更难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项目经理建立自己的TM和Glossary,在工具上建TM和Glossary的好处之一就是不仅所有的资源我们团队的人都能共享,并且大家随时可以对TM和Glossary进行编辑与存储,不仅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更是避免了语言资产的流失,无形中帮助我积累了不少的语料。
啰嗦了这么多并不是想在各位大神面前造次,只是在工作之余总结与分享自己一点点的心得与体会,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擦出智慧的火花,也希望各位看官能分享自己的经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如果你对翻译和我一样感兴趣,欢迎加我,一起交流分享语言学习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_^)Y
(文章作者:邓欢)